《内战》电影剧情,动作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发生了一场震撼全国的内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动荡。在这个动荡的背景下,一支勇敢的记者队伍决定穿越战线,并竭尽全力求生存。故事从一个破败的城市开始,这个城市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街道上充斥着破碎的建筑物和残骸,人们生活在恐惧和不确定之中。记者们必须小心翼翼地穿越这个危险的地方,以寻找真相并向世界传递信息。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战争的硝烟笼罩着整个城市,枪声不断响起,他们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但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真相的决心使他们继续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有些人是无辜的受害者,有些人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武装分子。记者们必须保持冷静和客观,尽力揭示真相,让人们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随着剧情的发展,记者们逐渐发现了内战的真正原因。这场内战并非简单的政治斗争,而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和权力的争夺。他们决定将这一切揭示出来,让人们认识到内战的本质。在最后的决战中,记者们面临着最大的考验。他们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将真相公之于众。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人们开始意识到内战的可怕后果,并努力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内战》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通过一个记者队伍的眼睛,展现了内战的残酷和破坏力。影片充满了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同时也深入探讨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和社会的动荡。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对人们思考战争与和平的重要启示。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同时也让我们反思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
#内战# (Civil War)(B ) 有喜欢的地方,但也有不喜欢的部分。本片是一部成功的恐怖灾难片,有不少令人目瞪口呆的吓人景象,让人不寒而栗,很真实展示了如果美国在现代陷入一场内战之后的混乱与疯狂。但也有令人失望的地方,主要是人物塑造和叙事角度的问题,影片没有详细交代这场战争的背景和原因,而且从记者这个唯一的视角去呈现这场战争是非常不恰当也不符合实际的。片中记者这条故事线夸张至极,让人难以信服,而且有的角色非常烦人。
不交代背景直接进入战场确实省去不少时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但作为一个虚构的故事,对背景交代不足,甚至没有解答为何加州与德州联合,为何美国会分成这几个派,战争的双方(或多方)究竟是谁等(目前还是导演自己采访里说的)。只是简单提到了一些派别,但真正的枪战交锋中却根本看不出谁是谁,没有明显的标识,就是一通乱打,横尸遍野。其主要目的只是展示战争的恐怖,但却避而不谈政治立场,也没有任何好人坏人之分,因为无论哪一方都处于疯狂杀戮的癫狂状态。理解这样选择是为了激发观众的讨论以及不站立场,且展示战争往往没有对错,但无头无尾还是觉得有点失望。
片中最为令人胆战心惊的一个场景是一个美国士兵盘问这几个记者是哪里人,他们说出的州如果不是与这个美国士兵立场一致的就会被杀。但即使这样,故事也没有进一步去说明为何,只是为了展示残忍。而且这里刻意对中国的仇视,虽然符合现实,准确描述了当今的国际环境,但还是不禁想: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毕竟,我们都以为这只是一个发生在美国内部的战争,其他国家都没有提到,却只提到了中国。不过也正因此,这个片子才是A24发行,而不是其他大的电影公司,显然其他公司可是还想进入中国市场赚钱呢。
但这并非是我对本片最不满的地方,本片最令人厌烦的是Cailee Spaeny在片中出演的一个毫无经验的业余摄影记者。她基本上又是一个熊孩子类的角色:说不让干什么就偏要干什么,到处闯祸,甚至导致多名记者因为她而牺牲。而这个孩子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些危险的地方,她甚至不是一名记者。你能想象招了一名实习生,第一天上班就直接上战场会是什么情景吗?It's madness.
之前看《Madame Web 》就是这类熊孩子角色让我烦得很,这次又来一个。似乎目前美国电影编导和制片人(大部分是中年人)也是一样很烦当代毫无阅历但竟惹事的年轻人,所以才在电影里总是加入这样的角色,让她们成为闯祸、背锅的人。而且总是年轻的女孩子。于是再危险、严峻的场合,总有这么一个傻了吧唧没脑子的女孩子在里面惹事。
这个角色最烦的一点就是,与战场上的士兵一样冲在战争最前面试图拍摄下每一个镜头,手无寸铁却比士兵冲得都猛,真实性在哪里?看到尸体拍照,看到杀人拍照,看到受伤的人不去救也是拍照。。。为了拍照已不分时间和场合,不顾及周围的一切,没有道德准则,没有是非观点,就像一个机器人,只是不分场合地一直拍照。
我相信所有观看本片的人在看她的举动时都想上前一把抓住她的头发往后拽。就好像你正在看一场复仇者联盟大战,却有一个女孩在现场一直拍照干扰所有人,不仅不帮忙还添乱,你说你烦不烦?真的腻歪死了。而且这种熊孩子她还怎么也死不了,只有别人被她害死的份。这个女孩的扮演者Cailee Spaeny演的也不好,很多时候像在念台词,还会有诡异的表情。而且影片节奏慢的地方也基本上是因为其他记者对她的说教导致的。
战争虽然有时不分敌我,双方都是反派,但不代表一个毫无经验竟添乱的摄影爱好者可以成为英雄。更何况,很多电影中,即使小人物也可立大功,但这位真的除了拍照,啥也没做,完全没有帮助任何一个人。这个角色似乎也是在讽刺那些当今不分场合硬要拍照的年轻人。比如,很多网红为了流量、拍摄到一个好的照片和视频往往会铤而走险、不遵守规则。这个熊孩子角色与那些在电影院里拿出手机拍照、屏射人带给别人的感觉一样:无比招人讨厌。
Kirsten Dunst的角色虽然也是记者,但有经验且成熟稳重很多,而且你能感觉到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在完成职责。可是那个女孩子是真的毁掉了整部电影。
除了这个角色之外,我个人觉得作为灾难片,本片还是非常震撼人心的,显然是充满讽刺性的寓言。如果能增加多个角色从不同视角去解读这个故事应该会更好。本片的音乐选择也非常奇怪,常常在满目恐怖内容的场景下选择一些舒缓的乡村歌曲或激烈的摇滚乐,应该也是为了增加讽刺性。至于内战的原因,既然影片没有交代,就是希望观众自己去讨论。片中提到中国其实也是两层寓意:1)如果美国再这样自我分裂下去,中国显然就会成为最强。2)不管美国内部再分裂,中国也一定是敌人。
如果你们未来看到本片,请告诉我你们对那位年轻女摄影师(下图)的看法。我当然希望电影里有更多女性角色,但不是添乱的熊孩子。这个电影一半以上的对话都是在教育这个女孩,但她还是闯了很多祸。 我是真心希望更多对话能用于解释战争的背景。我跟你们讲,再好的电影,都能被一个熊孩子给搞砸。